《脱口秀大会》再度“开会”,话题和争议纷涌而至。领笑员忘拍灯的话题似乎已成昨日往事,而最受瞩目的,莫过于脱口秀演员House在节目中,讲述了一段关于投资的段子。
他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投资者,从初期顺风顺水,放出各种豪言壮志,到最后“12万本金亏到2.5万元”,结尾之时,不忘透露了那支令他损失巨大的股票代码——“600759”。
随着节目的播出,这支股票代码“600759”背后的公司ST洲际,不仅登上了各类财经类APP的热榜,其股吧更是引来诸多股民“打卡”留言。
该股票代码奇迹出圈,在9月13日,即节目播出后的开盘首日,ST洲际直接涨停,被人戏称“脱口秀第一股”。不过,在持续涨停1个多小时后,该股打开涨停板,当天收盘,ST洲际收涨1.2%。
不管从哪个角度看,脱口秀已然从过去那个冷门又小众的艺术形式,变成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关注,甚至常驻热搜,自带流量,可以和中国本土传承已久的小品、相声相抗衡,在今年首次登上的春晚舞台。
只是,对于脱口秀的关注,似乎已经不止好笑,还是不好笑。
01.
不知从哪一天开始,电影各种首映礼中,站台的演员中,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脱口秀演员的身影,很显然,他们此时已经成为了某种很标志性的人物。
但脱口秀远远不止如此。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不知道具体电影的前提下,客串了电影《独行月球》,自诩成为了票房最高的脱口秀演员,“希望能早日破百亿,感受了(沈)腾哥的快乐。”
相比起徐志胜在《独行月球》里的惊鸿一瞥,李诞早在《被光抓走的人》有过客串经历。而这部电影的故事,和其小说《在白光后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除此之外,小鹿和周奇墨也以脱口秀演员身份,本色出演了电影《明天会好的》。而在影片中,脱口秀不再是单一的背景元素,而是通过这个当下较为时尚的形式,结合电影人物心境,为电影转场提供重要的关键内容,作出了一定娱乐化的同时,也有了艺术形式的新展示。
除了这些脱口秀“照进”电影之外,脱口秀演员思文和王勉,则以演员的身份,客串了剧集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。有着脱口秀演员标签的李雪琴,更是成为了大鹏未映电影《保你平安》,以及梁鸣新作《逍遥游》的女主角。
相比上述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,最令人想象不到的,便是杨笠和杨承恩出演了古偶剧《七时吉祥》。
对于脱口秀演员而言,这些或许只是开始。影视作品作为记录当下的艺术媒介,脱口秀这门语言艺术,或多或少会频繁出现在未来的作品,而这些脱口秀演员上行,自然不会成为一时的现状。
过去几年中,他们本身的商业价值激增。尤其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城市,脱口秀厂牌越来越多,不少一线品牌的脱口秀舞台,经常一票难求。
去年《脱口秀大会》第四季时,脱口秀演员何广智曾调侃自己“走红”,以前讲很多关于贫穷的段子,现在没办法了,“因为我挣到钱了。”
02.
脱口秀确实很红,有的厂牌会把自己脱口秀的内容剪辑发在短视频平台,赚取更多流量和曝光,从而反哺线下演出;越来越多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中,频率宛如通告艺人一般;头部演员的一个段子,轻易掀起互联网舆论……
最直观的则是票价的疯涨,李诞领衔的笑果文化线下演出,从曾经的两位数,变成200+元,甚至开票售罄,黄牛价格炒至四位数。
据笑果文化的不完全统计,全国脱口秀演出票房在2021年就已达2.24亿元。去年年初到2022年年中,脱口秀俱乐部数量增加了近100家,不到两年时间增长了近74%,其中超过60%俱乐部已经注册公司。
尤其是《吐槽大会》和《脱口秀大会》两档节目,在《奇葩说》进入休整期之后,成为了最受全民喜爱的语言类节目。两档节目手中的年龄段,近乎覆盖了00后乃至70后。
节目本质的内容输出,有解压的轻松段落,也有针砭时弊的内容,这也成为了脱口秀出圈,并深受全年龄段偏爱的重要原因。
当然,有上限,也有下限。
如今的脱口秀市场,或许很难说是那头风口上的猪。只是相较于其他艺术载体而言,脱口秀的低成本优势,仍吸引着全国各种大小厂牌入局的关键。李诞曾在节目中说,“每个人都可以做5分钟脱口秀演员”。或多或少,这成为了脱口秀生态中的关键语录。
在新一季的《脱口秀大会》上,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非专业的脱口秀演员,或者从脱口秀训练营中走出的选手。
一个脱口秀厂牌的相关负责人小马告诉我们,当下脱口秀的市场还挺两极的,有像笑果、单立人那样大家不太好买到的场子,而有的场子上座率则稀稀落落只能过半。不仅厂牌会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,和其他娱乐形式一样,明星效应同样是加分项,“如果邀请到曾经在《脱口秀大会》或者其他节目上露过脸,多少能成为吸睛点。”
对于小厂牌而言,留住艺人更是较为关键的问题,“我们也有成立艺人经纪部,处理相关的问题。”毕竟对于品牌而言,留住核心人才,始终是重要问题,笑果文化就曾经历了池子解约、李诞情感负面等舆论风波,也曾让这家如今处于金字塔尖端的公司,面临两难。
还好,一切看似会成为危机的情况,都在后起之秀的表演中,慢慢消解。
只是曾经有媒体透露,演员们上《脱口秀大会》的前提是和笑果签约时长10年的合作,而第一年的商务分成仅10%。即便如此,每年还是有上千人为此努力。
对于脱口秀本身而言,下一场发展在哪里呢?华人文化投资,又退场之后,腾讯入股笑果文化。很难从中找到更多的可能,毕竟,腾讯作为笑果主要的两档节目的播出平台,这种入股更像是对于整个产业链下游的影响,而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。
而发家北京的单立人喜剧,今年则获得了阿里巴巴系的战略投资,虽然行业内总是说,“南笑果,北单立人”,但对他们自己而言,或许是一种“抬举”。
笑果也好,单立人也罢,他们或许只是脱口秀行业中的佼佼者。
厂牌不断增加,在这个大文娱时代,大家都渴望获得资本青睐,可是,如今显然“僧多粥少”,翻看着演出购票平台软件,脱口秀早已被单独列出,洋洋洒洒的项目,甚至比多年前红极一时的live还要多。
只是在没有更规范的体系出现前,脱口秀产业仍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。从内容到演员的管理,以及如何生存,始终是每个运营者眼前的难题。
03.
不可忽略的是,脱口秀作为舶来品,目前最受欢迎的市场,仍旧在北上广,但不可规避的是,陆续有巡演向武汉、成都、长沙等其他省会城市辐射。
只是就整个文娱市场而言,仍需有三四线市场要面对。演员的精力难以让巡演覆盖面拓阔,以及脱口秀追求现场的互动性,成为了整个产业面对的困境。若是以线上专场的形式面对,版权又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。
虽然如前文提及的那样,越来越多厂牌愿意将自己演出制作成短视频,进而引流。但演出的完整性便难以得到保证。
或许,脱口秀本身作为喜剧表现的形式而言,回归内容本质依旧是最重要的主题。即便这些演员中,有佼佼者开始涉足谈话综艺、影视作品等媒介形式。
回归之时,依旧是带来欢笑的那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