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9年,电影院已经很难了,许多电影院面临着影视寒冬,早已悄然关门了,结果2020年一来,寒冬没走,疫情来了,电影行业更是雪上加霜,对于电影院来说,疫情的到来像是一记重拳,全国上万家电影院同时关闭,所有的待映影片通通紧急撤档,每一年的热门档期也受到冲击!
大家明显可以看到距离现在最近的大档期,也就是过去的2022年国庆档,票房收入只有14.9亿元,仅仅只是同期的三分之一!
影院会随着疫情的常态化淡出日常生活吗?未来影院发展的趋势是怎么样的?面对疫情常态化,影院如何做好日常工作呢?
区域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
这两年,除了最直观的票房的损失之外,影院的卖品、餐饮、广告收益也全部清零,这对于电影院来说,是致命性的打击,然而,雪上加霜的是,在疫情防控期间,电影院虽然暂停营业,但依然要承受巨大的成本问题,影院的场地租金、电影院巨大的人员薪资支出,都足以击垮一家实力不够雄厚的电影院了。
曾经分散的中国院线已经开始进行产业整合,有公司纷纷向巨无霸方向发展。院线并购潮早已出现,这也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大方向。
事实上,院线并购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、提高效率。大院线能够获得更多的上游资源,同时降低采购成本,与片方和供应商谈判时也更有底气。此外,大院线从上到下的垂直化管理,以及更为严格、高效的经营策略,均将有助于削减成本。
自前些天宣布彻底放开管理后,大家都接二连三地感染,面对这样的新变化,观众不敢去影院了,那电影院会不会真的消失或者说淡出大家的生活?
影院是否会淡出日常生活?
疫情持续下,人们的观影模式也发生了改变,很多人已经许久没去过电影院,很多电影发行方也选择在线上开展电影放映,加上一众流媒体的崛起,更加重了对电影院的冲击,电影传统发行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,很多朋友会发出疑问?电影院会不会消失不见?
但对大多数人而言,电影院仍然会存在,主要原因在于:
1、观影环境和体验别处难以达到,影院的巨大屏幕带来的观感和震撼的音效是手机、电脑等家用设备不可比拟的;
2、观影地点是社交活动和休闲消费的重要地点,目前看电影更是年轻人的主要消遣方式,别处观影没有这种功能。
影院虽然不会消失,但是功能和侧重点会发生变化,比如更加注重社会效益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。大多数的电影院都非常注重提升服务质量,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,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。
也要看到,一些电影院双效统一问题亟待解决,片面追求经济效益、忽视社会效益现象时有出现。当前,各地影院在注重社会效益方面已有一些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同时,影院形态将多样化。食品、衍生品、广告等非票业务具有更高的毛利率,可以极大地提升影院的盈利能力。影院将不仅仅是一个观影场所,也将构造“1+X”影院形式,发展为集休闲、娱乐、餐饮、购物于一身的微型商业综合体。除了3D影院的普及,新的技术将不断推动影院升级,包括4D/5D动感影院、环幕影院、穹幕影院、VR影院等。通过不断挖掘消费需求,多样化的影院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。
疫情常态化后,影院面临的几个问题
疫情政策放开之后,很多人都阳了,此时,安排好员工以及做好观众的退票工作尤为重要。
1、做好观众退票工作
这几天关于退电影票、演出票、飞机票的消息真是随处可见,毕竟,感染新冠并不是一件可以预料的事情,打乱了之前的安排大有人在。而对于电影票的退票工作,目前大多数影院都是支持观众在第三方平台申请的。但也出现一些观众不清楚具体流程,或是要求全额退票的诉求。
事实上,国家目前并未出台个人感染新冠是不可抗力可以免责的规定,因而各类退票仍须按之前的规定执行。对于打电话咨询的,影院相关人员应该耐心地做出清晰、合理的解释。
2、合理安排员工
电影院作为一个公共休闲场所,每天或多或少要接待外来人流,这也使得影院员工感染新冠的几率大大增加。而对于感染新冠的员工,影院也应该合理安排员工居家休息。
对于还未感染新冠的员工,在可能的条件下减少场次,就可以让员工不打疲劳战。如果实在是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,也可以通过招聘兼职或借调员工的方式来补足。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要强调做好员工们的安全防护和合理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