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院近年来效益一直不大理想,与其说是疫情的影响,不如往更深层次看下原因,其实影院当前遭遇的冰点,早有预兆。
2021年票房的回暖令电影界振奋,但如果拿着放大镜去检查细节,不难发现一些令人不安的征兆:单影院日产出、单银幕日产出、场均人次、场均收益和上座率等各项数据相比疫情前,甚至比最艰难的2020年都在下降,单影院日均收益比2019年下降三分之一。这些数据才是总票房之外,直接决定每个影院生存的指标。
1 归根结底,影院对观众的吸引力下降了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票房规模回升,一定程度上也是受益于票价上涨,而非观众的回流。2021年电影平均票价40.50元,高出上一年8.9%,春节档、国庆档等重点档期涨幅更大。涨价固然拉升了票房,却劝退了影院黏性不强的观众。去年票房恢复到2019年的74%,但观影人次仅回升到67.5%。
到了今年也就是2022年的春节档,票价上涨幅度更大,单张票价动辄超过百元,导致春节档观影人次仅为1.14亿,跌回2018年之前的水平。竭泽而渔的涨价潮并未带来预期的票房回暖,春节档总票房60.35亿,同比直降23.1%。更重要的是,它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抵触情绪。
观影意愿下降、优质影片断档、非档期市场低迷、进口大片缺失……种种现象,说明电影业尚未走出疫情阴影,甚至预示着更为伤筋动骨的变化。如果稍微往前追溯,这种变化实际上是2018年以来行业大调整的持续。
2 种种困境,影院如何破冰
影院是否具有特色,决定着其自救能力的强弱。国内影院几乎都像超市一样,以同样的方式供应着同样的商品,单个影院难以具备用户粘性。
如果在审批的前提下,能够给予影院更自主的排片权,决定如何安排新片、老片的放映,不仅能以优质老片补充供给,每个影院还能举办自己的影展。循着这一思路,影院还可以考虑通过更多途径,比如咖啡区、观影会、沙龙社区放映等,让影院变得与众不同。
疫情已经迫使一些影院走出了第一步。首都电影院在疫情后,开始举办相声演出、演奏会等活动。如今差不多每月一次的相声专场,观众少则几十人,多则两百人。
但现场演出即使单场收益高于电影,演出数量也远远不及电影。相比经营收入的增长,这种尝试更大的意义是理念上的,他觉得电影院现在可能到了一个转型的节点,应该多做尝试。
这些变通目前来看只是杯水车薪,在电影院开发出电影之外的盈利性经营项目,全国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。
一个更为严酷的背景是,电影院这个行业是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,也值得探究。在这个争夺眼球的时代,小屏幕上的视频获得了更多注意力,也获得了资本更多的青睐。
好在影院能带来的视听体验是小屏幕不可比拟的,原本只要影片内容够好,影院够吸引人是不必太在意小屏幕影响的,但是疫情后的人类,已经进化成无比熟稔在线生存的物种,观众的观影习惯极大可能已经产生了改变,让他们走进电影院,可能需要更多理由。
这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,为了将观众拉回影院,影院经营者们不得不绞尽脑汁。发达国家的影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,已经进入增长乏力的饱和期,疫情之后,电影越来越多在流媒体独家上线,又切去了影院的一大块蛋糕。
为此,国外影院不惜血本升级巨幕、音响等硬件设施,甚至更换更宽敞舒适的座椅,提供餐饮和咖啡,希望把观众拉回来。中国的影院也已经趋向饱和,影院从2014年起增长逐步放缓,如今,一线城市影院几乎增长停滞,二线及以下城市支撑着影院和银幕数量的增长。
所以,引进新的异业合作吸引观众来影院也好,增加非票收入也好,都需要影院考虑更多,毕竟导致影院目前不容乐观的现状的不只是疫情这一个因素。